雅马哈集团
品牌文化
雅马哈的历史是从一台坏掉的风琴开始的。
那是在1887年,被日本滨松寻常小学视为宝贝的美国产风琴突然不响了,受到修理委托的是当时身为医疗器械修理工的山叶寅楠。次看到风琴内部构造的寅楠对这种乐器产生了兴趣,并萌发了自己亲手制造一台风琴的念头。
于是,他以修理中所观察到的构造为基础,与装潢工匠河合喜三郎一起制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零件。经过63天的反复试验,日本台国产风琴终于诞生了。为了让完成的风琴接受审查,两人用扁担扛着风琴徒步翻越过箱根岭,千里迢迢来到了东京的音乐调查所(现东京艺大)。但是,面对“风琴外形虽好,但调律不准,难以使用”这样残酷的评价,两人很失望。“不能因为这点挫折前功尽弃,让初的志愿彻底实现吧!”这样,寅楠留在了东京,以特别旁听生的身份在音乐调查所从零开始学习音乐理论和调律方法。1个月的突击学习之后,寅楠回到了滨松,开始日以继夜地专心致力于风琴的制作,终于完成了第二号风琴。第二次的审查得到了“可以替代进口风琴”的认定。
※ 左图:创始人 山叶寅楠(1851-1916)
※ 右图:山叶寅楠用扁担扛着风琴徒步翻越箱根岭
1889年,寅楠成立了合资公司山叶风琴制造所。8年后,日本乐器制造株式会社成立。翌年,确定“音叉”为社章、“衔着音叉的凤凰图”为商标。在当时的风琴上,都描绘着这幅凤凰图。
1899年,寅楠远渡美国视察钢琴工厂,推进钢琴的国产化等很多举措都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寅楠先生的创业精神、远见卓识和办事果断的风格,正是这些奠定了雅马哈品牌的基础。
雅马哈的Logo标志是雅马哈品牌的象征。
由创始人山叶寅楠的姓——山叶的英文字母,与音叉组合而成。
3个音叉代表雅马哈的三大部门——技术、制造和销售之间的紧密合作,而以音叉所象征的音乐为中心向世界(外圈)的延伸代表
雅马哈永无止境的生命力。此外,这个标志也被赋予了音乐的基本元素:旋律、和谐与节奏相协调的意义。
紫色,历来都被视为高贵的颜色,给人以优雅和高品味的印象,因为与参与乐器和音乐的雅马哈事业相匹配,而被采用为企业色。
作为雅马哈的象征色,又被称作“雅马哈紫罗兰色”。
雅马哈集团的前身“日本乐器制造株式会社”成立的翌年(1898年),确定“音叉”为社章、“衔着音叉的凤凰图”为商标。之后,伴随着雅马哈的成长,历经各种年代的“音叉标志”后,于1967年统一。
音叉标志和雅马哈Logo组合而成的“雅马哈Logo标志”是在统一音叉标志的1967年制定的。期间,经历过没有使用音叉标志等时期,统一成现在的Logo标志。
雅马哈集团与兄弟公司雅马哈发动机集团的Logo标志,尽管使用相同的音叉标志,但有着细微的区别。
- 音叉前端的位置不同。雅马哈集团的标志在内圈,而雅马哈发动机集团的标志在内圈与外圈的中间。
- 字母“M”不同。雅马哈集团的“M”中间部分不触底,而雅马哈发动机集团的“M”中间部分延伸至与两端平行。
- 雅马哈发动机集团的YAMAHA的字母左右对称,但雅马哈集团的左右并不对称。这是利用人眼的错觉,为了让字母显得更加美观而特别设计的原始字体,并非印刷厂或电脑中的字体。
「梦想的声音」微电影(7分11秒)
「The Gift」微电影(5分51秒)
「Artists x Yamaha」篇(30秒)